我國的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大有可為
文章來源: ?????發布者:admin 時間:2014-03-13
我國已發現的礦產有171種。目前,已探明儲量的礦產有157種,從總體情況看,國礦產資源的特點是總量大、貧礦多、富礦少;難選礦多、易選礦少;共生礦多、單一礦少。多年來,許多大中型企業開展了綜合勘查、綜合評價和綜合利用。有資料顯示,一些重點大型煤炭礦區采區回采率達到80%以上,金屬礦山露天開采回采率達到85%以上,地下回采率達到80%以上;不少礦山鐵礦選礦回收率達到85%左右,有色金屬選礦回收率達到80%磷、硫達到60%50%以上的釩,22%以上的黃金、50%以上的鉑、鈀、碲、鎵、銦、鍺等稀有金屬來自于綜合利用。毋庸置疑,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,既增強了礦山企業的經濟活力,又提高了國礦產資源可持續發展的保證能力。
但是也有數據顯示,隨著礦產資源大規模勘探和開發,國礦產資源的綜合回收率不超過50%總體利用率約為20%全國共伴生組分綜合回收率在40%~70%國有礦山企業缺乏40%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綜合回收率為35%黑色金屬礦產資源的綜合回收率僅為30%比發達國家低20個百分點。全國現有2000多座金屬礦山尾礦庫、存尾礦約60億噸,每年新增排放固體廢棄物約3億噸,而平均利用率只有8.3%國目前綜合利用搞得比較好的國有礦山僅占30%左右,局部進行綜合利用的國有礦山為25%左右,完全沒有進行綜合利用的占 45%全國有20萬個集體、個體礦山基本上不搞綜合利用。
礦產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的,代表著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撐,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主要物質基礎,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資源,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以及國防事業息息相關,有著“糧食”和“血液”之稱。然而,國家權威部門提供的一份資料表明,目前我國已探明的礦產資源儲量只能適合負載11.5億人,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的一半,而單位產值的消耗強度卻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。45種主要礦產品中有5種主要依靠進口解決,15種需要局部臨時進口。
目前,中國作為世界大國,礦產資源供應總量的大幅提高仍難滿足經濟快速發展的需求。更為嚴重的全球政治經濟格局深刻變化和全球資源競爭日趨激烈,導致了利用國外資源的難度增加。所以,工業化過程中,必需通過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改善和緩解供需矛盾。這個矛盾解決好了才能加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,早日實現“中國夢”.